1误区一:鞋跟儿磨偏了,就是腰椎出现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有一种普遍的认识,甚至有的医生也会这样和病人说:“鞋跟儿磨偏可能就是腰椎间盘发生了病变。如果是外侧鞋跟儿磨损,可能跟第五节腰椎有关系;可能跟第三、第四节腰椎有关系。”对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切不能对号入座,有些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走路姿势的确会发生改变,但并不能认为只要鞋跟儿磨偏了,就一定是腰椎问盘病变。 因为除了腰椎,还有可能是因为脚跟骨或踝关节出现内、外翻而导致的鞋跟磨偏。有的人的脚跟骨天生就长歪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踝关节本身发育不良或肌力不均衡,同样会导致内翻或外翻。我们不能仅凭鞋底的磨损程度来衡量、判断腰椎的病变。 2误区二:影像检查是唯一诊断标准 在CT与核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影像学设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了l直接的判断,可一目了然病灶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等,准确率达90%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很多“腰突”患者忽视了它们的不足之处,从而走进唯影像学诊断而与临床脱节的误区。实际上在临床接诊的过程中,我所遇到的只做CT检查而呈假阳性、假阴性的案例并不少见。对于机器性能欠佳或腰椎畸形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常受影响。应结合患者发病年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发作规律、腰部外形及活动度等多方面情况加以综合分析与判断。 3误区三:腰椎问盘膨出=突出:腰椎问盘突出=腰椎问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膨出”和“腰椎间盘突出”,两者虽一l字之差,却有差异较大的影像学表现和对症治疗方法。腰椎膨出是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的张力、弹性开始退变而形态结构保持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影像学表现为:问盘前方或后外侧方的均匀膨起,大约从4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而越发明显,也可能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故不需要做任何处理,除非出现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比如合并有椎管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有些地方基层医院对此类患者手术后,仍留有下腰疼痛的症状,复阅其CT片才发现仅见间盘膨出,手术效果差也就不足为怪了。切勿把腰椎间盘膨出当成“突出”而行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前者的病理改变为某一区域的纤维环部分或大部分破裂,髓核l变性突出。只有同时伴有相应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征,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l出症。不应把无症状、无体征的影像学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应笼统地将腰痛症状主观lll地与影l像学突lll出联系起来。 4误区四:腰椎病不能好 有的患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得上就是“一辈子的病”,这是因为此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容易复发,尤其是神lll经功能障碍者,修复过程较长。若通过严格正规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总体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总治愈率可高达95%左右。 |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如何治疗及预防腰痛严重吗腰间盘突出治疗偏方 1、腰背部钝痛为[详细]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是什么腰椎病最佳治疗方式中医辨证施治分型可配合的中成药外治 1.腰椎间盘[详细]